谈谈国人婚车的变迁

1855

结婚是人生大事,婚车是结婚仪式中的点睛之笔,大部分中国人对婚车要求都很高,婚车反映着一个家庭的能力,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。

早期而且比较普遍的婚车实际上不是车,是轿子。坐花轿结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习俗,喜庆而悠久。在古代的轿子可不是随便坐的,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,按明朝初年的规定,轿子分为大轿小轿:大轿是四人抬的官轿,四品以上官才能坐;小轿是两人抬的民轿,只许妇老病残坐(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坐的。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时坐了轿子,时年黛玉6岁)。万历年间,有南京的从九品小官坐了轿,结果被举人监生们吵吵嚷嚷地撕拽到公署,群殴之后“黜之”。清朝规定,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,在京城乘“四人抬”,出京城乘“八人抬”;外省督抚乘“八人抬”,督抚部属乘“四人抬”;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,乘“八人抬”等。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,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。如果不是官,但家里有钱,想坐轿子怎么办?捐官,有了身份才能坐轿子。如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,他是能坐轿子的。在如此苛刻的身份要求限制下,新娘可以坐花轿,可见国人对结婚仪式的看重了。但这也是平民百姓唯一一次坐轿子的机会,所以才会有大姑娘上轿——头一回的说法。